首页 > 考生写作 > 周记

炒茶的周记

时间:2024-03-01 08:22:25
关于炒茶的周记(精选12篇)

关于炒茶的周记(精选12篇)

不经意间,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一周的时间,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周记了。周记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炒茶的周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炒茶的周记 篇1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杭州龙井举世闻名,红遍全球。可是,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杭州孩子,还不知道龙井茶是怎么制作的呢!

今天,在少年宫上完兴趣班我们去西湖边溜达。走过“湖畔居”门口,见有一位老爷爷在炒茶。我就停下脚步,站在旁边看。看着看着,我突发奇想:“爸爸曾经要求我,每天至少要与1位陌生人说话,这样可慢慢提高我的交际能力。自从参加‘牛通社小’两年多来,还没有采访过任何人。”我吸了一口气,鼓起勇气,向老爷爷提出第一个问题:“老爷爷,这个锅子烫不烫呀?”老爷爷看了看我,和蔼地说:“当然烫喽,刚开始炒时,温度有200℃呢!”“那你的手不烫吗?”我又问。“当然烫啦,”老爷爷回答,“只是我的手是放在茶叶上的,茶叶是隔热的。我炒茶时,一般不与别人说话,要十分小心,否则,不但手会被烫伤,而且茶叶会被炒焦。手工炒茶是用手来感知温度的,凭经验炒出的茶是最香的,我炒茶已经有半个世纪了。”

提了几个问题后,我觉得自己的胆量大起来了。问题也像决口的黄河源源不断。我又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老爷爷,我看到别的茶叶都是卷起来的,唯独龙井茶与众不同,是扁平的?”老爷爷说:“龙井茶炒的时候,方法与别的不同。龙井茶炒的时候是用手压的,这一步叫杀青。手压的目的是把龙井茶压扁平,定型。但手压的力量是有讲究的,压重了,茶叶会黄掉,压轻了,茶叶压不平。在压的同时,还得把茶叶拿起来抖散,使热量不至于太高,影响茶叶的颜色。杀青后的茶叶凉一下,再炒一次这叫灰青,这样的茶叶以便储藏和保存。”

老爷爷还告诉我,采龙井茶也有标准的,明前茶是一芽一叶,普通茶是一芽两叶,这样的茶叶不但色清味甘而且泡在杯里好似一朵朵小花在浮动形状美观。

老爷爷还教我怎么“抖”,我学着老爷爷的动作,抓起一把茶叶,轻轻地抖动茶叶,把茶叶在空中慢慢地抖散到锅里去。我还和老爷爷合了影。

今天我不仅学到了有关炒茶的知识,而且还第一次大胆地与陌生人交谈,真是受益匪浅呀!

  炒茶的周记 篇2

好友的外婆家在西山,于是,我们相约周日去采茶。

一下车,我们就兴奋地直奔茶园。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梯田,茶树如绿绸一般延伸没有尽头。我们在阿婆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摘着茶树上冒出的细细茶尖。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脖酸指痛,低头看挂在脖子里的竹篓,浅浅一层茶叶未铺满底部。阿婆安慰道:“这种头拨的碧螺春早茶,熟练采茶工一天也只能采到几两而已。”我们咋舌。天下起了濛濛细雨,阿婆让我们赶紧回去,而她照样在雨中一刻不停歇地采摘着。

中午时分,阿爹开始清洗茶锅,我们以为要开炒了,就准备把茶倒入锅里。哪知道阿爹说:“把那些茶尖下的一两片细叶儿全掐去!”“可是,这些都是很娇嫩的叶儿呀?”“一张不留全掐下去。我们需要的必须全部是紧紧的苞儿!”我们都很不舍地掰去了细细嫩嫩的叶儿,掐剩短短的一粒粒。我心里已经暗暗抱怨那些挑剔的茶客以及苛刻的茶商了。

又是两个小时过去了,挑拣结束,正式开炒。第一道工序是“杀青”。阿爹前倾在灶前,聚精会神地用双手不停翻炒,一边炒,一边不时大喊:“火旺些!”或者“火微些!”没多久,阿爹已是满头是汗。我主动请缨,学着阿爹的样搓揉了几分钟后就已经累得不行。由于翻炒不熟练,茶叶很快有焦味散出,阿爹飞快把茶叶救出,摊开,不停地扇风降温,我更是双手烫出了泡,匆匆败下阵来。

“杀青”结束,是搓揉。把茶叶在掌心中揉团,轻轻地,柔柔的。阿爹介绍:“用的是巧劲,揉的是耐心。”然后阿爹又继续在锅中翻炒。此时的锅不能太烫,茶叶则逐渐变成一个个绿色的小螺,细细的绒毛惹人爱怜。经过这一波三折,香气四溢的碧螺春终于出锅了。阿婆把玻璃杯洗得晶晶亮,给我们每人泡了一杯碧螺春茶。看着清亮的茶色,闻着碧螺春特有的沁人心脾的甜香,端详着一根根细细的芽苞,我们谁也不忍心喝这来之不易的碧螺春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直到今天,我才真正领悟了这一诗句。

  炒茶的周记 篇3

今天上午,老妈前去委宛山的樱花林,回来时摘了一袋子的茶叶。老妈要给老爸做茶叶。

老妈一回来,老爸马上就发着了火炉,老妈开始炒茶了。老妈把一袋茶叶分成三份,然后分别放到锅里,用手不断地将茶叶翻来翻去。我则在底下控制火焰的大小。老妈让我把盆拿出来,把炒过的茶叶放入盆里。她告诉我:“这是第一步——杀青。”

接着,老妈把冷却下来的茶叶再次放入锅中翻炒,于是就开始了第二步——炒青。重复一次后,老妈挑选出水分还没有蒸发的茶叶继续在锅中炒。过了一会儿,喷香的茶叶便出锅了。

我用我们自己炒的茶叶泡了一杯茶。等到茶叶泡开的时候,我举起杯子,闻了闻。茶的一股清新的香味让我感觉心旷神怡。我轻轻地呷了一口,茶的苦涩在我嘴中回荡,一会儿就有了一股清香散发出来。我觉得茶的味道非常好,因为这是我们一家人的劳动成果。

茶的味道是先苦后甜,它教会我一个道理:只有吃过苦,才能感觉到成功的喜悦。

  炒茶的周记 篇4

我是地地道道的梅家坞村小茶农,从小看着妈妈采茶,闻着爸爸炒出的茶香长大的。我们家乡盛产世界闻名的龙井茶,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每次一泡茶,就能闻到扑鼻的香气,而今天我就要亲身经历一次炒茶叶。平时我看着爸爸炒茶叶,心里总有跃跃欲试的感觉,但又总是怕烫而不敢尝试,今天终于下定决心,决定试一试了。

上午春光明媚,我和爸爸一起把我们家的炒茶锅搬到大门口,接通电源,爸爸打开开关,我好奇地问:“爸爸,第一个开关是干什么的?”爸爸回答道:“加热的呀!”我又问:“那第二个开关是干什么的呀?” “也是加热的。”我疑惑了,又问:“干吗要设置两个加热的开关呢?”“不知道了吧”。爸爸耐心地解释说,“第一个是里面一圈电热丝的加热开关,第二个是外面一圈电热丝的加热开关。”“哦!原来如此,”我自言自语地说。

接下来爸爸开始用抹布,涂一种白色的腊油。边涂边说:“这叫白油,白油一涂下去锅子就光亮、光滑起来了,茶叶在锅里就不会粘牢了,起润滑作用。”等了一会儿,锅子热了。爸爸就把昨天采来的茶叶下锅了,炒了三四下,茶叶的清香就扑鼻而来,爸爸说:“炒茶叶讲究手势,抹、抛、抖是基本手法。今天你能把这几招学会,已经很不错了。”我点点头,心想:有这么难吗?炒着炒着,爸爸又对我说:“炒得茶叶黄中带绿,就说明茶叶炒得越好。而黑呢?就是水分没有蒸发透,所以高手炒的叶茶一般都是黄绿色、光亮,又扁有平的。”我似懂非懂地又点点头,眼睛始终盯着爸爸的手。好神奇呀,爸爸的手不烫吗?

大约过了半小时左右,该起锅了,我上前一闻,“哇 ……此处隐藏2544个字……的杨桃树上,摘下了一些嫩芽。开着火,把锅烧热,然后把嫩芽放进锅里,把手放进锅里炒。好热呀!电视上的炒茶师傅,怎么这么热也感觉。我只是想了一会儿,嫩芽变黑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手拿起锅铲像妈妈炒菜似的,终于炒好了。我把嫩芽放在杯子里,到了一些开水,等了一会儿,泡好茶了。

我自己喝了一口,这味道挺好的,一开始味道有点甘凉的,再喝一口,那味道有一点苦。我自己感觉这是很好的劳动成果,所以自己一口气喝完了。到了晚上,不知为什么,我开始肚子痛。妈妈问我是不是哦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我说:“没有,你吃了什么,我也吃了什么。”妈妈说:“那为什么会这样?”我吞吞吐吐的说:“可能是因为我喝了自己炒的茶。”妈妈说:“什么,自己炒的茶,不把你吃死已经算了。”我说:“电视上的炒茶师傅炒的茶都可以喝。”妈妈说:“别人用什么茶,怎样炒都是学过的,他们都是专业的',而你只是乱炒一通。茶叶是从茶树上摘下来的,而不是什么树木都可以泡茶喝。”

从哪以后,我就再也不敢乱玩,乱吃东西。而那次肚子痛就成了我的就成了我的警告,警告我不能乱吃东西,不然就会历史重现。

  炒茶的周记 篇9

茶,有悠远的香,有醇厚的味。对于茶只有细细地、慢慢地品,才能发现其中无穷的滋味。

爷爷爱喝茶,从我有知开始,就天天见到爷爷捧着杯子,坐在木椅上,蛮有劲头地边喝边点头,我忍不住馋,边跑上前去问爷爷:“爷爷,我……我能喝一口吗?”“当然可以!”爷爷爽快的答应着,又一边把杯子递给我,我为了解馋,“咕噜噜”地喝了几口,没什么感觉,只是有种涩涩的感觉,(味道实在不咋的)爷爷边笑边指正我:“哪有你那么喝茶的?要慢慢喝,去品尝那醇香,知道吗?”“哦。”

虽然品了茶,但我还不知足,过了几天,奶奶(对爷爷)说:“老太公,明天我要去摘茶叶。”“我也去!反正明天我也不读书!”我接过奶奶的话(抢过爷爷的话),争着说了出来奶奶说。

第二天,我和奶奶(早早地起床,做好一切准备),兴致勃勃地来到采茶地,奶奶快手快脚地干着。我却有点不耐烦了。坐在一旁观察叶子——淡淡的绿色,脉络分明,靠近鼻子闻一闻,一股清新自然的味道,我陶醉在这茶的世界中,睡着了……

奶奶拎着满满一袋茶叶找到我,(哼着小调儿)终于回家了,一进家门,只见爷爷早已准备好了笪、火炉、大锅,他见到奶奶就激动,一把“抢过”茶叶带,挑出好茶叶放在笪中,然后戴上厚手套,开始炒茶,只见爷爷把茶叶在锅的内壁上回了一圈又一圈,直到茶叶变了色。

爷爷的爱茶之心感染了我。茶那悠远的香,那醇厚的味,让我品到采到也炒到,也只有细细地、慢慢地品,才能发现其中的内涵。

  炒茶的周记 篇10

翠如流水的碧叶,冲上冒着青烟的热水,在茶叶的翻转中,水被翠绿渲染,最后慢慢沉落。在袅袅轻雾中,一碗清香四溢的茶就诞生了。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除了饮酒以外就是品茶了。

大文豪苏轼曾写:“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在无人而又静谧的夜晚,谁又不曾想举杯茶,与月交心呢?“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正像白居易所说,爱茶可以是没有任何理由的。爱的就是那淡泊的清香,那醉人的悠长。“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茶叶就如同思念一般,在离别时成为一种寄托,深得人们的感慨。

茶之传承延之到今,作为待客必品,更是为此有了个养生之法。茶本身益处颇多,作为现代人,懂得的人,每天一杯茶。茶可抗氧化和延缓衰老,可增强免疫力,茶中含的茶多酚能降血脂,可以减肥,护脑,降血压以及促进新陈代谢。茶之功效如此,却还是被当作最为普通的存在。也许正是这最有用,却最朴实无华的精神,让文人墨客争相为它谱写诗篇。

我国茶文化精神博大精深,将茶主要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春天坐在门口看百花盛开时,不妨来一杯绿茶。夏季蝉鸣时,不妨来一杯黑茶。听秋风悲鸣时,不妨来一杯黄茶。看白雪纷飞时,不妨来一杯热腾腾的红茶。与老友相聚,也要来上一杯乌龙茶。

茶自古以来都是炎黄子孙的随身之物,《茶经》这本书就是由博大精深的茶道编写出来的,作者为唐代茶学家陆羽。这是介绍关于茶的历史源流、现状以及饮茶技巧、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这本书汲取了中华上下5000年的茶道礼仪,更是好茶的一种传承与发展和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动。

经过5000年的茶叶消费,我们感叹于这种香气从最初的山茶花,加入柑橘和盐,流传至外地,一直到唐朝,茶才被赋予了中国特色。到了宋明,茶变为富人喝的东西,后来无数人根据茶写了散文诗篇,最终变成了一种礼仪。

茶在众生的心里有不同的味道,用静水煮沸的新茶,在唇齿间回绕。品后,有人似觉苦若人生,也有人觉得淡如清风。茶不如酒烈,不如水清,但却有不拘一格的味道。生活亦是如此,先苦后甘。

  炒茶的周记 篇11

午后细品一杯淡淡的清茶,即舒适又惬意。

看着折皱的茶叶渐渐在水中舒展开来,慢慢恢复从前的样子,嫩嫩的,绿绿的,像沉睡的人慢慢苏醒过来,显得无比娇弱,那样子生动极了。

我轻轻吹开那些浮在水面的叶子,慢慢呷一口,很烫却也感到很是清新。

透过玻璃杯,静静凝视着这清醇、淡绿的液体,看着一些白色的气体从杯口涌出来,不断地升腾,最后消失在空气中。

只要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这些大小不一的茶叶,有的浮在水面,有的却沉在水底。但是,你还会发现,浮在水面的,未必总在上面,而沉在水底的,也不会总在下面。它们在缓缓地上下沉浮,一会儿漂上来,一会儿又沉下去。

从这些景象中,联想到人生在世,无不是在沉浮中度过一生。总是难免会有一些或大或小的挫折,也总有自己的辉煌之时。

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可能因一个小小的机遇,成为一个富翁;而一个铁腕级的要员也可能会因一个变故沦为阶下囚。

所以,命运是多变的,人要能在关键时把握住机遇,在困难时不泄气。像这些茶叶一样,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过度,沉在底层的,也用不着悲观,应该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坦然地笑对人生。

  炒茶的周记 篇12

一天放学回家,我推开家门便发现,客厅里的茶几上多了一样很古怪的东西。

于是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啊?这么奇怪的东西,我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爸爸笑着回答道:“这个是茶具,用来泡功夫茶的。”吃过晚餐后,我便迫不及待地要求爸爸泡功夫茶给我和妈妈品尝。

首先,我看见爸爸把水烧开,给所有的茶具都“洗了一遍澡”。然后,看见爸爸把茶叶放进茶壶里,倒入开水,又给茶具洗了一次澡。接着,把热水倒进茶壶里,过了一会儿,爸爸把茶水倒入公道杯。慢慢地将茶水匀入我和妈妈的小茶杯中。我拿起茶杯,轻轻地将茶杯放到鼻子前,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小心翼翼地品尝了一口,有一股淡淡的甜味跑入我的嘴,原来爸爸泡的是甘露茶。喝完茶后,爸爸又给茶具洗了一次澡,把茶具整理好,爸爸笑着对我说:“这就是功夫茶。”

“功夫茶?”我疑惑地问道。

原来,功夫茶并不是一种茶叶的名称,而是一个泡茶的过程。我一定要学会泡功夫茶,过年的时候,我可以泡茶给爷爷、奶奶品尝。

《关于炒茶的周记(精选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