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的园丁演讲稿
演讲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演讲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知道演讲稿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辛勤的园丁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
辛勤的园丁演讲稿1
我是临川区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老师。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从小,父母就用他们的善良和朴实教育我,使我懂得了善待和帮助每一个需要你的人。
1997年,我被分配到临川八小工作,大家知道,八小和特教向来是一套领导班子,两所学校。工作不到一年,校领导有一天找到我,说:“小杨,特教那边缺老师,你年轻,学习能力强,学校派你去进修特教专业,你转岗到特教工作,行吗?”说实话,特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岗位,辛苦不说,还出不了成绩,亲戚朋友都反对,我自己也拿不定主意。特教的张老师拉我去教室看看学生,她一边走一边告诉我情况:语文老师调走了,语文课停了好几天了,学生们捧着书到校长室,请校长派老师来上课。真没想到,原来聋哑孩子也这么好学!和张老师一起踏进教室那刻,我震撼了:孩子们看到我,都激动地欢呼起来,那由于高兴而奋力挤出的呼声,表达着他们的喜悦,那一双双透着欢欣、激动与期待的眼睛,让我一瞬间喜欢上了这些没有听力的不幸的孩子。那一刻,我决定要和他们在一起。
万事开头难,对于不是聋哑教育专业出身的我来说,要融入他们的世界,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两本厚厚的手语字典成了我的随身物品,每上一节课,除了正常的教学准备,我还要把所有字词都用手语打一遍,不懂的、不会的就问同事,甚至问学生,终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用手语上课了。由于耳朵听不见,不少学生上课时顾着看书,便顾不上看老师的手势,为此,课前我用白纸把课文抄好,贴在黑板上,使他们学习起来更方便。为了能读懂他们,课间,我常常与学生们打成一片,与他们用手语交流,终于,与聋哑人沟通再也不是问题,我甚至还能协助公安部门,破聋哑人犯罪的大案了。我爱上了我的聋哑学生,更坚定了教好他们的决心。
俗话说“十聋九哑”,大多数的聋生因为听不见而造成失语,但声带却是健全的。我多想让他们开口说话,像所有正常儿童一样,对着我喊一声:“杨老师!” 刚学语训的孩子,并不清楚老师在干什么,只是模仿着老师的样子张张嘴,却不知道怎样通过声带来发出声音。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声音,我让他们把小手放在自己的喉咙处,让他们感受到声带地振动。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口腔的气流,我把他们脏兮兮的小手贴在我的嘴唇边,甚至让他们把手伸进我的口腔,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气流的变化。孩子们的小手在口腔内不经意地碰触,让人忍不住想呕吐,滋味确实不好受,可为了能让他们叫一声“老师”,我愿意吃这样的苦。慢慢的,一个一个的词组从孩子嘴里蹦出来:爸爸、妈妈、老师、学校、读书……我心里的那份喜悦,压抑不住地充溢在我的笑容里,孩子们看到我笑了,学说话的劲头更大了。
特教学校有几十位聋哑的学生,他们90%来自农村,大多寄宿在学校里。失去了声音的世界是沉寂的,我们特教所有的老师都尽量让这些特殊的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记得4年前的那个冬天,班上有一位叫廖杰云的学生,课间上厕所时不慎摔了一跤,沾了一身的粪便。同学们见了,纷纷捂上了鼻子避开。廖杰云十分难堪,可怜巴巴地站在教室外。因为那时学校的生活设施还不健全,没有澡堂,而他要周末才能回家,难道要穿着这身臭哄哄的衣服在学校呆上好几天吗?看着他无助的表情,想想他远在云山镇的父母,我心里一酸,忙把廖杰云领回家,给他洗了热水澡,又找来干净的毛衣给他换上,并帮他把那些沾有粪便的衣服洗干净。看着廖杰云那重新绽放笑容的脸,我心里十分欣慰。几天后,他的妈妈知道这事,还特地赶到学校向我道谢,我告诉她:“这么小的孩子,一个人住校,真的很不容易,我是他的老师,关心他是应该的。”
总也记得这样一幕:那天中午值班时,我监督住校的'学生午睡。这些孩子们大多来自农村,没有午睡的习惯,好不容易让这群淘气包安静下来,忽然,我又看到一个叫杨振武的学生在闹腾,这孩子才七岁,刚来。于是我坐在他床边,看着他睡觉。他闭上了眼,过了一会,用手指放在嘴边,轻轻地打着手势: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原来他想家了,正无意识的用手势在呼唤爸爸、妈妈,一遍又一遍……看着他的小脸,我的眼睛湿润了。正常孩子这个年龄还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身边撒娇,而这些特殊的孩子,这么小就远离父母,他们更需要我们老师的照顾啊!我情不自禁的把他搂到身边,轻轻的拍着他,不一会儿他就沉沉睡去。那天中午,我把年龄幼小的孩子一个个拍着睡着了,再后来,我们特教的老师值班时都自发的像母亲一样,拍着那些想家的、刚入校的、顽皮的孩子入睡。对于住校的孩子来说,在学校,老师就是他们的妈妈:他们感冒生病了,送他们去看病,垫钱给他们买药;他们摔伤了,老师为他们包扎;他们冷了,老师督促他们加衣物。
辛勤的园丁演讲稿2
以辛勤劳动为荣——她爱学生、爱事业,在教书育人这片热土上谱写着自己人生的乐章。
她,就是获得南宁市教育局、南宁市教育基金会颁布的“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和“李国伟、荣慕蕴教育园丁奖”的黄xx老师。说起黄老师,大伙都说她就像一头永不知疲倦的黄牛,在教育的花圃里耕耘着。两年前,学校开通了“家校通”,黄老师凭直觉感觉到这个新鲜事物对教育教学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可是,当时家校通的功能只是发发通知、作业,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那一段时间,在万家灯火的人民路上总有一个匆匆的身影,那就是四处家访的黄老师,她每到一位学生家里都和家长细致的交流对家校通的看法及改进建议,而对每一位家长盛情挽留共进晚餐的邀请总是婉言拒绝。饥肠辘辘的她回到家里时,6岁的儿子已经带着泪痕进入了梦乡,记不起有多少次答应儿子回家陪他吃饭,讲故事,最后却仍然奔着学生家而去了。经过无数的家访和实践,黄老师在原来的家校通基础上加入了光荣榜、师长交流站、温馨祝福等班级特色栏目,她还指导孩子们把优秀的作文投稿到家校通网站,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前所未有的调动起来了。
经过辛勤的耕耘,黄老师的“花圃”终于迎来了百花争艳的时节。50多篇学生的习作在家,6名同学获得写作小能手的称号,4名同学获优秀作品奖,班里莫嘉杰同学更是喜获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大家都说,这是黄老师用辛勤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正当老师们开始学习黄老师的方法时,她又开始研究新的课题了,结合学校数字化的教学特点,她把目光盯在了“网络作文教学”这块空白地带,正当她组织老师们紧锣密鼓的进行教学研究时,传来了一个晴天霹雳,丈夫的老母亲重病在床,她多想随丈夫回家乡为弥留的婆婆尽最后一份孝心。可是研究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班级的网络作文集,学校的网络作文书都进入了最后的筹备阶段,作为实验的班级,她即将参加信息技术整合课比赛,把网络作文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她最后选择了留下,当她上完课后,大家才知道,就在两天前,她的婆婆已经撒手人寰了,她是忍着怎样的悲痛,依然在课堂上充满笑容的给孩子们传授知识,在下班后忙于课题研究的最后冲刺。把失去亲人的悲痛深深的,深深的藏于心底。
黄xx老师,她没有做出什么伟大的事业,然而她就宛如黄土高原上一株成熟的高粱,质朴、辛劳,奉献着。以实际的行动诠释了“xxxx”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