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生写作 > 读后感

蝙蝠与雷达读后感

时间:2023-11-01 20:50:35
蝙蝠与雷达读后感

蝙蝠与雷达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蝙蝠与雷达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这篇科普文章,讲了两件事,一是生物学上的一个发现,一是仿生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上学时,读过这篇文章,由此知道了超声波的概念。现在的我,做了许多年的教师,再读此文,有了别样的看法。

蝙蝠是在夜里自如的飞行,人类为什么要关心它?是关心它的人,被称为科学家?还是只有科学家关心它?我们不能用后来的用途,来说明最初的动机。因为当初的时候,是不可能知道未来的用途的。

第一次的蒙眼实验,第二次的`塞耳实验,第三次的封嘴实验,我小时候,觉得很好玩,很有奇思妙想。现在的我想,这样的思路,是怎么得来的?事实上,在夜里飞行的蝙蝠,也有受伤坠地的。塞耳封嘴的蝙蝠,也有成功避障的。这样的实验思路,应该源自某种生活经验才对。更何况,如何精确地为蝙蝠塞耳封嘴,是一个很有技巧、很有爱心的手工活,你肯定不能把蝙蝠弄受伤了啊。还有怎么去捉蝙蝠呢?普通的人群,是没有捉蝙蝠的经验的。

文中后半部分突然揭示了,是超声波的发射、反射,指导了蝙蝠的飞行。我是小孩的时候,觉得很惊奇,这里有逻辑上的跳跃,答案也超越了常规的生活经验。盲人的出行,并不能依靠类似的方法。蛇类的爬行,靠的是分叉舌尖上的感应。当然,作为读者,很快被文中的飞机导航所吸引,于是,就将这个疑惑给丢弃、遗忘了。

我小时候,能看到的科普书籍,大约只有《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分作《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许多分册,有点像课程的参考书。上小学时,其中许多文章,看不大懂,但在脑海中留下了许多为什么。

现在孩子们,接触的科普书籍、杂志实在是太多了,涉及方方面面的学科,图片精美、故事有趣、结论新奇。孩子向我讲,我也跟着看,却发现大多数文章中,全部都是陈述句,没有疑问句。

编辑们将成人世界中五颜六色的结论,抛给孩子,一副无所不知的神态。这让我感觉很可怕。许多结论,明显是大学专业的答案。过早的让孩子知道这些片段性的结论,不仅徒劳无益,而且会让孩子在将来的学习中,失去了发现的乐趣。

我知道一篇短小的科普文章,不可能讲清楚发现的过程,但是可以留下几个问题,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思考的习惯。在生活中,夸夸其谈的孩子,总是让大人们觉得好笑。而那些若有所思的孩子,才是大多数家长、老师的培养目标啊。

我们的文化,总是习惯将发现与应用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这容易让我们的下一代,依然和我们一样忽视这个道理:发现的起点是心中的好奇,发现的终点是心中的感动和心胸的开阔。而发现的应用其实是另外一回事,它基本上属于市场经济的需要。

《蝙蝠与雷达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